據悉,今年的北京兩會將深入研究控制人口的治本之策。市人力社保局相關人士說,目前,一些已經參加工作幾年的人考研的目的並不純,只是想以研究生身份獲取進京指標,“對於只有這麼一種渠道進京的正經畢業生來說,本來就物以稀為貴的進京指標就變得更少了。不歡迎為了進京而考研的人”。
  坦白說,一項制度是中性的,並無任何感情色彩,制度的剛性及其初衷就是通過合理的規制平等地對待其作用的對象們,城市管理的相關制度不可能說是歡迎某些人而不歡迎另外一些人遷徙到一座城市。既然相關制度允許考研人士可以獲得進京指標,那麼說“不歡迎”就不適合。這充其量只能體現其依然停留在“管理”城市的慣式思維,而非“治理”。而三中全會的決定已經提出了要提升國家治理水平。
  治理大城市病是必須的,不過城市也不能抱著封閉的思維,北上廣深之所以成為國際大都市並且在很多方面都有非常強的競爭力的原因,除了它們得到了較多的資源投入以外,不斷涌入的人才也為這些城市的繁榮起了非常大的作用,城市活力才得以維持。相對於一個“只有這麼一種渠道進京的正經畢業生”,你無法肯定他就比畢業幾年考研進京的人更有優勢和創造力,當然反之亦然。所以,既然有進京指標的相關制度,就不應添加個人喜好,而令人們對這些言辭感到不爽。或許,真正要考慮治理的是那些被流向正常途徑以外的進京指標,它們可能存在於一些國企中,或是在一些有能力的人手中,這些進京指標常以高價出售。
  北京正在探討之中的居住證制度,據悉與以往的暫住證不同,它附加了一些城市提供給人們的公共服務,這是有利於取消戶籍制度的改革方向,其中也蘊含著城市對每個為其付出的普通人試圖給予公平的待遇,這是一種開放式的治理思維,也是一些城市為了引進人才所作的嘗試。戶籍制度改革不可能一蹴而就,那麼居住證制度至少可以先解解燃眉之急。只有人才的不斷引進以及流動,才會令一座城市變得更加有活力。
  據悉,北京市建立人口評估的總體考慮是,以人口規劃為依據,重點評估重大項目的實施、重大政策的出台對地區或全市人口規模、素質、結構、分佈的影響,確保重大項目實施、重大政策出台符合人口規模調控的要求。坦率地說,城市規劃中,對人口規模的控制可以通過一些公共政策,但是,調控人口結構以及分佈則並不容易,而且,這其實也是一個自然而然的過程,無需過度干預。你不可能因為城市看起來要整齊漂亮,而把收入較低的人全部請出去,那麼服務業的衰落勢必會令這個城市的物價漲起,這可能是中產階層的不可承受之痛。
  即使是對人口規模的規劃,也與整個城市定位以及發展密切相關,目前幾個一線城市的中心地位確定了它們必定會吸引很多人進入,這是經濟不平衡所致,如果這種宏觀政經局面沒有太大改變,對人口規模的控制恐怕得越來越依賴行政手段,但其效果卻往往是難以確定的,並且還可能一不小心損害了這座城市的人才流入以及活力。
  (本文系今日《21世紀經濟報道》社論)  (原標題:[推薦]城市治理 需要開放性思維)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cn05cnzqdi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